当前位置 >> 首页>> 师资队伍>> 教师简介>> 党的建设学科

郝正春

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

时间:21-03-04

点击次数:

25郝正春_(2).jpg


姓名:郝正春

职称:副教授

邮箱:haozhengchun@163.com

教研室: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

教育经历:

1993—1997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学教育专业,本科;

2002—2005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,硕士;

2005—2011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,博士。


研究领域:

中共党史与党建


主讲课程:
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;中共党史研究等


工作经历:

1997.8—2002.8,在太原机车车辆厂子弟中学任教;

2005.9—2011.9,在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任教;

2011.9—2015.10,在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;

2015.10—2018.7,在中共中央党校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;

2018.7—至今,在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。


学术成果:

著作:

1.《华北抗日战争史》(上卷)(参著),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;

2.《战时日军对山西社会生态破坏之研究》(参著)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;

3.《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调查研究》(合著),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;

4.《经验、技术与权力:晋中新区土地改革研究》(专著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;

5.《新时代农村党支部工作手册》(参编),中国农业出版社,农村读物出版社2019年版;

6.《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山西经济社会损失研究》(合著),南京出版社2020年版;

7.《扎根:中国一个县域的党组织建设考察(1949-1956)》(专著),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;

8.《太行山和吕梁山抗战文献整理与研究》(合著),经济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;

9.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百年历程与重要经验》(参编),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。


论文:

1.《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分析》(第一作者),《山西师大学报》(中文核心),2004年第2期;

2.《战时日军对山西物质环境的破坏》(独立),《沧桑》,2006年第6期;

3.《史识是治史的眼睛》(独立),《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》,2007年第3期;

4.《传统庙会与乡民休闲——以明清以来山西庙会为中心的考察》(第二作者),《山西大学学报》(CSSCI),2009年第1期;

5.《“铁证”如山,罪行难遁》(第一作者),《中共党史研究》(CSSCI),2009年第3期;

6.《日本占领期间山西人口资源受损状况分析》(上、下)(第二作者),《民国研究》(CSSCI),2010年第17、18辑;

7.《新区土改时期的地方干部群体》(第一作者),《安徽史学》(CSSCI),2013年第1期;

8.《新区土改时期农民协会的组建及其特征》(独立),《山西档案》(中文核心)2013年第6期。(收入张焕君、林宏跃《洵美且异:山西历史文化研究》,北京: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);

9.《新中国成立前夕地方干部学习状况考察》(独立),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》(CSSCI)2014年第2期。(2014年06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转载);

10.《经验、技术与权力: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一种阐释视角》(独立),《科学社会主义》(CSSCI)2015年第1期;

11.《抗战时期中共对民兵教育的必要性考察》(第一作者),《理论视野》(CSSCI)2015年第2期;

12.《1950 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后的地方因应》(独立),《经济问题》(CSSCI)2017年第8期;

13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西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状况探析》(第二作者),《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》2018年第3期;

14.《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》(独立),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》(中文核心)2018年第6期。(2018年0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;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2019年11月22日07版摘编;2019年12月30日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(学习强国)转载);

15.《百年回望:深化中共组织史研究正逢其时》(独立),《理论视野》(CSSCI)2021年第1期;

16.《五四运动、五四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》(独立),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自觉》,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7月;

17.《“觉悟”:新区土地改革中妇女意识重构之实践与趋向》(独立),《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》第10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;

18.《合作式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与思考》,北京林业大学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优秀论文选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;

19.《李大钊的思想嬗变及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改造》(第二作者),《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》2024年第6期。


科研项目:

1.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:《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省农村的党员与党组织研究(1949-1956)》(项目批准号17YJA770007);

2.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(项目编号:2017M610951);

3. 2016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:《建国初期山西省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》;

4. 201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:《山西新区土地改革运作的经验与启示》;

5. 2013年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:《农村信息化进程中农民信息素养培育的实证研究》;

6. 2019年度高校实践育人一般课题: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——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》(SJYR1905,经费1万元);

7. 2020年度北京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:《合作式案例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与思考 ——以<中国近现代史纲要>为例》。(BJFU2020JY096,经费1万元)。


获奖荣誉:

1997年被评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“优秀毕业生”;

2005年被评为山西大学“优秀毕业生”;

2012年度被评为“太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指导教师”;

2013年获“2011年度山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”;

2016年获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;

2018年10月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;

2019年12月马克思主义学院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应知应会测试“学习标兵”;

2019年11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届思想政治理论课“教学能手奖”一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