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珊珊
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
时间:24-11-29
点击次数:

姓名:沈珊珊
职称:讲师
邮箱:shenss@bjfu.edu.cn
教研室: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教育经历:
2011-2015 海南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科
2016-2019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硕士
2019-2022 清华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博士
研究领域:
中共党史党建;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
主讲课程: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
工作经历:
2022-20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卓越博士后
社会兼职:
兼任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青年学者
学术成果:
参编著作:
1.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年鉴(2017-2021)》,党建读物出版社,2022 年。(参编)
2.《中国高校党的建设报告(2016)》,光明日报出版社,2018 年。(参编)
学术论文:
1.沈珊珊、周良书:《1949 年前后党将理论武装同历史学习相结合的经验与启示》,《海南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4 年 3 月 9 日网络首发。
2.欧阳军喜、沈珊珊:《五年规划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念的演进》,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》(CSSCI) 2021年第 5 期。
3.周良书、沈珊珊:《习近平“以人民为中心”思想的三个维度》,《学术界》(CSSCI) 2018 年第 6 期。
4.张牧云、沈珊珊:《国际共运史视野下深化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课教学的探索》,《思想教育研究》(CSSCI)2021 年第 12 期。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》2022 年第 3 期全文转载。
5.周良书、沈珊珊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三重路径》,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 扩展版)2023 年第 4 期。
6.沈珊珊:《解放战争时期胡绳对“中间路线”的批判》,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》2021 年第 4 期。
7.周良书、沈珊珊:《当代大学生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》,《北京教育(德育)》2017 年第 10 期。
科研项目:
1. 参与: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:“百年中国高校党的建设历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”
2. 参与: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:“中共中央在香山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与经验研究”
3. 参与: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:“美国馆藏中共对外交往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(1919-1949)”
4. 参与: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:“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对策与建议”
获奖荣誉:
2017年 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论文一等奖
2018年 北京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“双百”奖学金(学术奖)
2021年 第二十二届“北师大、清华、北大、人大”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学术论坛二等奖
2021年 清华大学本科生思政课团队优秀助教特等奖